2013年12月5日 星期四

When You Are Old---poem by Yeats

葉慈的詩一向以優美著稱,只是若用中文來意會,翻譯的功力就舉足輕重了。目前可以找到的翻譯以楊牧為主,但是評價兩面不一,就請各位自行體會了。

When You Are Old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當你年老,灰白,睡意正濃,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在火爐邊打盹,取下這本書,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慢慢閱讀,夢見你眼中一度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發出之柔光,以及深深暗影;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多少人愛你愉悅丰采的時光,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愛你的美,以或真或假之情,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祇一個人愛你朝聖者的心靈,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愛你變化的容顏蘊藏的憂傷;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並且俯身紅光閃閃的欄柵邊,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帶點哀傷,喃喃低語,愛怎樣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逃逸,逡巡於頭頂的高山上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且將他的臉隱匿於群星之間。


葉慈Yeats 介紹:

威廉•巴特•葉慈(William Bulter Yeats,1865-1939)   是一九二三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也被公認是英詩世界中自華滋華斯以來最傑出的詩人,同時也是一位優秀的劇作家。他的一生關注藝術、愛爾蘭國家主義以及對神祕現象的探索。

十七歲開始寫詩,早期作品愁思、神祕並充滿前拉斐爾派的意象,散發出攝人的美感。二十三歲遇見他生命中重要的女子昴德•岡昂後,即習慣用她來作為詩中一個重要象徵;葉慈一生對她的愛戀不減,但始終未得她青睞。葉慈的詩風在一九○○年代三十五歲左右有了轉變,從原先幽微的幻想氣氛逐漸轉向現實世界,並寫下不少重要詩作,形成嚴謹而壯麗的新風格。此外,葉慈為自己寫的一首有名的墓誌銘亦為上乘詩作,常為後人傳述追思。



葉慈的墓誌銘:

「 Cast a cold eye
投出冷眼
On life,on death
看生,看死
Horseman,pass by!
騎士,向前!」







威廉·巴特勒·葉慈
William Butler Yeats出生 逝世 職業
1865年6月13日
愛爾蘭都柏林山迪蒙
1939年1月28日
法國蒙頓
詩人、劇作家
葉慈英語William Butler Yeats,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亦譯「葉芝」。
葉慈早年的創作仍然具有浪漫主義的華麗風格,善於營造夢幻般的氛圍,例如他在1893年出版的散文集《凱爾特曙光》便屬於這種風格。然而進入不惑之年後,在現代主義詩人伊茲拉·龐德等人的影響下,尤其是在其本人參與愛爾蘭民族主義政治運動的切身經驗的影響下,葉慈的創作風格發生了比較激烈的變化,更加趨近現代主義了。
葉慈不僅僅是艾比劇院的決策者之一,也曾擔任愛爾蘭國會參議員一職。他十分重視自己的這些社會職務,是愛爾蘭參議院中有名的工作勤奮者。葉慈曾於192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的理由是「以其高度藝術化且洋溢著靈感的詩作表達了整個民族的靈魂」。1934年,他和拉迪亞德·吉卜林共同獲得歌德堡詩歌獎


葉慈出生於距離愛爾蘭首都都柏林不遠的山迪蒙(Sandymount)。他的父親約翰·巴特勒·葉慈是亞麻商人傑維斯·葉慈的後裔。這位商人卒於1712年,他的孫子班傑明娶了基爾岱爾郡的望族之女瑪麗·巴特勒。約翰·葉慈結婚的時候正在學習法律,但是很快他便輟學,轉而學習畫肖像畫。他的母親(即威廉·巴特勒·葉慈的祖母)蘇珊·瑪麗·波雷克斯芬來自斯萊果郡(County Sligo)上一個盎格魯-愛爾蘭裔家族。詩人出生後不久,便遷至位於斯萊果的大家族中,他本人也一直認為是斯萊果郡孕育了自己真正的童年歲月。巴特勒-葉慈家族是一個非常具有藝術氣息的家族。詩人的哥哥傑克後來成為一位知名的畫家,而他的兩個姐妹伊莉莎白和蘇珊則均參加過著名的「工藝美術運動」。
為了詩人父親的繪畫事業,葉慈的家庭後遷至倫敦。起初,葉慈和他的兄弟姐妹接受的是家庭教育。詩人的母親由於非常思念故地斯萊果,經常給孩子們講家鄉的故事和民間傳說。1877年,威廉·葉慈進入葛多芬小學Godolphin),並在那裡學習了四年。不過威廉似乎並不喜歡在葛多芬的這段經歷,而且成績也並不突出。由於經濟上的困難,詩人全家於1880年底遷回了都柏林。起初住在市中心,其後搬到位於郊外的皓斯(Howth)。
在皓斯的時光是詩人重要的發展階段。皓斯周圍是丘陵和樹林,相傳有精靈出沒。葉慈家雇了一個女僕,是一個漁人的妻子,她熟知各類鄉野傳奇,娓娓道來的神秘冒險全都收錄在後來出版的《凱爾特曙光》裡。
1881年10月,詩人在都柏林的伊雷斯摩斯·史密斯中學Erasmus Smith)繼續他的學業。他父親的畫室就在這所學校附近,於是詩人經常在那裡消磨時光,並結識了很多都柏林城的藝術家和作家。在這段時間裡,葉慈大量閱讀莎士比亞英國作家的作品,並和那些比他年長許多的文學家、藝術家們討論。他於1883年12月從這所中學畢業,其後他便開始了詩歌的創作。1885年,葉慈在《都柏林大學評論》上發表了他的第一部詩作,以及一篇題為《賽繆爾·費格森爵士的詩》的散文。從1884年1886年,他就讀於位於基爾岱爾大街的大都會藝術學校Metropolitan School of Art),也就是如今愛爾蘭國家美術與設計學院的前身。

[编辑] 年輕的詩人

在開始進行詩歌創作之前,葉慈便已經嘗試將詩歌和宗教觀念、情感結合起來。後來,他在描述自己童年生活的時候曾說過「……我認為……如果是一種強大且悲天憫人的精神構成了這個世界的宿命,那麼我們便可以通過那些融合了人的心靈對這個世界的慾望的詞句來更好的理解這種宿命。」
葉慈早年的詩作通常從愛爾蘭神話和民間傳說中取材,其語言風格則受到拉斐爾前派散文的影響。這一時期,雪萊的詩對葉慈產生了很大影響。在後來的一篇關於雪萊的文章中葉慈寫道:「我重讀了《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在世界上的所有偉大著作之中,它在我心裡的地位比我預想得還要高得多。」
葉慈早期還受到彼時愛爾蘭著名的芬尼亞組織Fenian)領袖約翰·奧里亞雷的影響。詩人晚年曾說,奧里亞雷是他所見最「風流倜儻的老人」,「從奧里亞雷的談話以及他借我或送我的愛爾蘭書籍中,成就了我一生的志業。」在奧里亞雷的介紹下,葉慈認識了道格拉斯·海德和約翰·泰勒。前者於1893年成立蓋爾語聯盟(Gaelic League),致力於保存並增加愛爾蘭語言的使用。
葉慈的第一首重要詩作是《雕塑的島嶼》,是一首模仿埃德蒙·斯賓塞詩作的夢幻般的作品。這首詩發表在《都柏林大學評論》上,其後沒有再版。葉慈第一部公開出版的作品是一本小冊子《摩沙達:戲劇化的詩》。這篇文章也同樣在《都柏林大學評論》上發表過,而且只是由他的父親出資印刷了100冊。此後,他完成了敘事長詩《烏辛之浪跡》(The Wanderings of Oisin),並在1889年出版了詩集《烏辛之浪跡及其他詩作》。這是即使在葉慈風格成熟之後也仍未否定過的第一部作品,取材於愛爾蘭古代勇士的傳說和神話故事。為完成這首詩,詩人花費了整整兩年的時間,其風格清晰的體現出費格森和拉斐爾前派對詩人的影響。這首詩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葉慈以後詩作的主題風格:追求冥思的生活抑或追求行動的生活。這本詩集的前八首抒情詩和歌謠的主題,是源自葉慈少年時代對印度人及阿爾卡迪亞世外桃源的想像——神祇與女神、王子與公主、殿堂、孔雀與神秘的蓮花等等。詩歌中流露出明顯的浪漫主義拉斐爾前派的痕迹。在《烏辛之浪跡》之後,葉慈再未創作過長詩。他的其他早期作品多半是以愛情或神秘事物為主題的抒情詩。隨著葉慈的作品讀者群的不斷擴大,他結識了當時愛爾蘭和英國的很多著名文學家,包括蕭伯納王爾德
葉慈的家庭於1887年重新搬回倫敦。1890年,葉慈和歐那斯特·萊斯Ernest Rhys)共同創建了「詩人會社」(Rhymer's Club)。這是一個由一群志同道合的詩人們組成的文學團體,成員們定期集會並於1892年1894年分別出版過自己的詩選。葉慈的早期作品還包括詩集《詩集》、《神秘的玫瑰》和《葦間風》。事實上,「詩人會社」的文學成就並不高,葉慈幾乎是唯一取得了顯著成就的詩人。

[编辑] 昴德·岡昂、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和艾比劇院

1889年,葉慈結識了昴德·岡昂小姐。她是一位熱衷於愛爾蘭民族主義運動的女性。岡昂小姐非常仰慕葉慈早年詩作《雕塑的島嶼》,並且主動和葉慈結識。葉慈深深的迷戀上了這位小姐,而這個女人也極大的影響了葉慈以後的創作和生活。經過兩年的密切交往後,葉慈向岡昂小姐求婚,卻遭到拒絕。其後,他又共計向她求婚三次,分別是再1889年1900年1901年,均遭到了拒絕。儘管如此,葉慈對岡昂小姐仍然魂牽夢縈,並以她為原型創作了劇本《凱絲琳女伯爵》。在劇中,凱絲琳將靈魂賣給了魔鬼,好讓她的同胞免於饑荒,最後上了天堂。此劇直到1899年才得以上演,引發了宗教及政治上的諸多爭議。終於,在1903年,岡小姐嫁給了愛爾蘭民族運動政治家約翰·麥克布萊德。在這一年,葉慈動身去美國進行了一場漫長的巡迴演講。這段時期他和奧莉薇亞·莎士比亞有過短暫的戀情。他們在1896年結識,卻在一年之後分手。
也正是在1896年,葉慈結識了奧古斯塔·格雷戈里夫人,介紹人是他們共同的朋友愛德華·馬丁。格雷戈里夫人鼓勵葉慈投身民族主義運動,並進行戲劇的創作。儘管葉慈受到法國象徵主義的影響,但顯然他的創作具有清晰而獨特的愛爾蘭風格。這種風格在葉慈與愛爾蘭年輕一代的作家的交往中得到強化。葉慈和格雷戈里夫人、馬丁以及一些其他愛爾蘭作家共同發起了著名的「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或稱「凱爾特文藝復興運動」)。
除了作家們的文學創作外,學院派的翻譯家們對古代傳奇故事、蓋爾語詩歌以及近代的蓋爾語民歌的翻譯和發掘工作也對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代表人物是後來成為愛爾蘭總統的道格拉斯·海德,他編纂的《康諾特省的情歌》倍受推崇。
這場運動最不朽的成就之一便是艾比劇院的成立。1889年,葉慈、格雷戈里夫人、馬丁和喬治·摩爾創立的「愛爾蘭文學劇場」(Irish Literary Theatre)。這個團體僅僅存在了兩年,而且並不成功。在兩位擁有豐富戲劇創作經驗的愛爾蘭兄弟威廉·費依弗蘭克·費依以及葉慈不計報酬的秘書安妮·伊莉莎白·弗萊德里卡·霍爾尼曼(一位曾經於1894年參與過蕭伯納武器與人》在倫敦首演的富有的英國女人)的鼎力協助下,這個團體成功打造了一個嶄新的愛爾蘭國家戲劇界。在著名劇作家約翰·米林頓·辛參與進來以後,這個團體甚至在都柏林靠戲劇演出賺到了不少錢,並於1904年12月27日修建了艾比劇院。在劇院的開幕之夜,葉慈的兩部劇作隆重上映。從此以後一直到去世,葉慈的創作生涯始終和艾比劇院相關。他不僅僅是劇院的董事會成員之一,同時也是一位高產的劇作家。
1902年,葉慈資助建立了丹·埃默出版社,用以出版文藝復興運動相關的作家作品。這個出版社在1904年更名為庫拉出版社。出版社存在至1946年,一直由葉慈的兩個姐妹經營,總共出版了70本著作,其中的48本是葉慈自己寫的。1917年的夏天葉慈和當年的岡小姐重逢,並且向她的養女求婚,但是遭到了拒絕。九月份,他改向一位英國女人喬治·海德里斯求婚,她答應了。兩人在當年的10月20日結婚。不久,葉慈買下了位於庫爾公園附近的巴列利塔,並很快將其更名為「圖爾巴列利塔」。葉慈餘生中的大部分夏季都是在這裡度過的。1919年2月24日,葉慈的長女安·葉慈在都柏林出生。安繼承了母親的智慧、寧靜與友善,以及父親不凡的藝術天賦,後來成為一位畫家。

神秘主義的影響

葉慈一生都對神秘主義唯靈論有濃厚的興趣。1885年,葉慈和一些朋友創立了「都柏林秘術兄弟會」(Dublin Hermetic Order)。這個組織在6月16日召開了第一次集會,葉慈是領袖。同年,都柏林的神智學會館在通靈法師婆羅門·摩西尼·莎特里的組織下正式開放,葉慈於次年參加了他的第一次降神會。後來,葉慈沉溺於神秘主義和通靈術之中不能自拔。1900年,他甚至成為「金黎明秘術兄弟會」的領袖。他於1890年參加了這個組織。在結婚以後,葉慈夫婦曾經嘗試過風靡一時的無意識寫作
葉慈的神秘主義傾向在他的名詩《麗達與天鵝》中體現得尤為明顯。這首短詩從希臘神話中取材,講述得是宙斯幻化成天鵝與美女麗達結合并生下兩個女兒的故事(一是著名的海倫,引發了特洛伊戰爭;一是克呂泰涅斯特拉,希臘軍隊統率阿伽門農的妻子)。這一母題在西方文學藝術作品中曾反覆出現。關於葉慈創作這首名作的初衷,西方評論界曾有過各種不同的詮釋和解讀,有的認為是「歷史變化的根源在於性愛和戰爭」,有的則認為是「歷史是人類的創造力和破壞力共同作用的結果」。西方主流的文學史將《麗達與天鵝》作為象徵主義詩歌里程碑式的作品。
在葉慈的神秘主義思想形成過程里,凱瑟琳·泰楠的影響不可謂不大。泰楠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女詩人,葉慈早年和她過從甚密。正是在泰楠的影響下,葉慈頻繁的參加各類神秘主義組織的活動。泰楠一生都很仰慕葉慈的才華,而葉慈卻在後來逐漸疏遠了她。
葉慈的神秘主義傾向受印度宗教的影響很顯著,他晚年甚至親自將印度教《奧義書》譯成英文。通靈學說超自然的冥思則成為葉慈晚期詩歌創作的靈感來源。一些批評家曾抨擊葉慈詩作中的神秘主義傾向,認為其缺乏嚴謹和可信度。W·H·奧登就曾尖銳的批評晚年的葉慈為「一個被關於巫術和印度的胡言亂語侵佔了大腦的可嘆的成年人的展覽品」。然而正是在這一時期,葉慈寫出了他一生中很多最不朽的作品。若想理解葉慈晚年詩作的奧妙,就必須要了解他於1925年出版的《靈視》一書的神秘主義思維體系。今天,人們通過閱讀這本書來理解葉慈後期的詩作,卻不把它當作一本宗教哲學的著作。

向現代主義的轉變

File:Yeats.jpg
葉慈的雕版肖像.
1913年,葉慈在倫敦結識了年輕的美國詩人艾茲拉·龐德。事實上,龐德來倫敦有一部分便是為了結識這位比他年紀稍長的詩人。龐德認為葉慈是「唯一一位值得認真研究的詩人」。從1913年1916年,每年冬天葉慈和龐德都在亞士頓森林Ashdown Forest)的一個鄉間別墅中度過。這段時間裡龐德擔任葉慈名義上的助手。然而當龐德未經葉慈的允許擅自修改了他的一些詩作,並將其公開發表在《詩》雜誌上後,兩位詩人的關係便開始惡化了。龐德對葉慈詩作的修改主要體現出他對維多利亞式的詩歌韻律的憎惡。然而很快兩位詩人都開始懷念雙方共事、互相學習的日子。尤其是龐德從歐內斯特·費諾羅薩的寡婦處學到的關於日本能樂的知識為葉慈即將創作的貴族風格的劇作提供了靈感。葉慈創作的第一部模仿了日本能樂的劇作是《鷹之井畔》。他於1916年1月將這部作品的第一稿獻給龐德。
葉慈通常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用英文寫作的詩人之一。然而,不同於大多數現代主義詩人在自由體詩領域不斷做出嘗試,葉慈是傳統詩歌形式的大師。現代主義對葉慈詩作風格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詩人逐漸放棄早期作品中傳統詩歌樣式的寫作,語言風格也越來越冷峻,直接切入主題。這種風格上的轉變主要體現在他的中期創作中,包括作品集《七片樹林》、《責任》和《綠盔
1923年葉慈獲諾貝爾文學獎,由瑞典國王親自頒獎。他在兩年之後發表了一首短詩《瑞典之豐饒》,以表達感激之情。1925年,葉慈出版了一本嘔心瀝血的散文作品《靈視》,其中他推舉柏拉圖布列塔諾以及幾位現代哲學家的觀點來證實自己的占星學神秘主義及歷史理論。

[编辑] 政治生涯

葉慈通過龐德結識了很多年輕的現代主義者,這使得他中期的詩作已經遠離了早期的《凱爾特曙光》時的風格。他對政治的關注也已經不再局限於文藝復興運動早期他所醉心的文化政治領域。在葉慈早期的作品中,他靈魂深處的貴族立場體現無餘。他將愛爾蘭平民的生活理想化,並且有意忽視這個階層貧窮孱弱的現實。然而一場由城市中的下層天主教徒發起的革命運動迫使葉慈不得不改變自己的創作姿態。
葉慈新的政治傾向在《1913年9月》這首詩中得到了體現。這首詩抨擊由詹姆斯·拉爾金領導的著名的1913年都柏林大罷工。在《1916年復活節》中,詩人反覆吟誦:「一切都已改變/徹底改變/一種恐怖的美卻已誕生」。葉慈終於意識到復活節起義的領袖們的價值就在於他們卑微的出身和貧困的生活。[1]
整個1920年代1930年代初期,葉慈無可避免的受到他的國家以及整個世界動蕩局勢的影響。1922年,葉慈進入愛爾蘭參議院。在他的參議員生涯中,葉慈最主要的成就之一就是曾擔任貨幣委員會的主席。正是這一機構設計了愛爾蘭獨立之後的第一批貨幣。在1925年,他熱心的倡導離婚的合法化。1927年,葉慈在他的詩作《在學童中間》里如此描述作為一名公眾人物的自己:「一位花甲之年的微笑的名人」。1928年,由於健康問題,葉慈從參議院退休。
葉慈的貴族階級立場以及他和龐德之間的密切關係使得這位詩人和墨索里尼相當接近。他曾在許多場合表達過對這位法西斯獨裁者的仰慕。他甚至寫過一些歌頌法西斯主義的讚歌,儘管這些作品從未發表過。然而當巴勃羅·聶魯達1937年邀請他到馬德里時,葉慈在回信中表明他支持西班牙革命,反對法西斯主義。葉慈的政治傾向非常曖昧。他不支持民主派,在晚年卻也有意疏遠納粹和法西斯主義。然而縱觀葉慈的一生,他從未真正接受或贊同過民主政治。同時,他深受所謂「優生運動」的影響。

[编辑] 晚年生活和創作



斯萊果郡的葉慈雕塑
進入晚年後,葉慈逐漸不再如中年時一樣直接觸及和政治相關的題材,而是開始以一種更加個人化的風格寫作。他開始為自己的家人兒女寫詩,有的時候則描繪自己關於時間流逝、逐漸衰老的經歷和心緒。收錄在他最後一部詩集中的作品《馬戲團動物的大逃亡》生動的表現了他晚期作品的靈感來源:「既然我的階梯已經消失/ 我必須平躺在那些階梯攀升的起點」。 1929年之後,葉慈搬離了圖爾巴列利塔。儘管詩人一生中的很多回憶都在愛爾蘭國土之外,他還是於1932年在都柏林的近郊租了一間房子。晚年的葉慈非常高產,出版了許多詩集、戲劇和散文,許多著名的詩作都是在晚年寫成的,包括一生的顛峰之作《駛向拜占庭》。這首代表性的詩作體現了葉慈對古老而神秘的東方文明的嚮往。1938年,葉慈最後一次來到艾比劇院,觀賞他的劇作《煉獄》的首映式。同年,他出版了《威廉·巴特勒·葉慈的自傳》。
晚年的葉慈百病纏身,在妻子的陪伴下到法國休養。然而最終還是於1939年1月28日法國曼頓Menton)的「快樂假日旅館」逝世。他的最後一首詩作是以亞瑟王傳說為主題的《黑塔》。逝世之後,葉慈起初被埋葬在羅克布羅恩Roquebrune)。

  • 英譯宋詞

    分類:poem novel
    2011/07/04 10:50
     







    英譯宋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水調歌頭》英文版
    〔網路上看到一個英譯版的”水調歌
    頭”在此轉載出來 我修改分享大眾〕
    "When the moon is clear
    Thinking of You"

    明月幾時有,
    When will the moon be clear and bright?

    把酒問青天。
    With a cup of wine in my hand, I wisper to the blue sky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I don't know what season it would be in the heavens on this night. 我欲乘風歸去,
    I'd like to ride the wind to fly home.

    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Yet I fear the crystal and jade mansions are much so high and cold for me.

    起舞弄清影,
    Dancing with my moon-lit shadow. 何似在人間。
    It does not seem like the earth 轉朱閣,
    The moon rounds the red mansion. 低綺戶,
    Stoops to silk-pad doors. 照無眠。
    Shines upon the sleepless . 不應有恨,
    Bearing no grudge. 何事長向別時圓。
    Why does the moon tend to be full when people are apart? 人有悲歡離合,
    People may brace sorrow or joy, be near or far apart. 月有陰晴圓缺,
    The moon may be dim or bright, wax or wane. 此事古難全。
    Thing has been going o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ime.但願人長久,
    May you and I all be blessed with longevity .
    千里共嬋娟。
    Though far apart, we are still able to share the beauty of the moon together.



    Вперед →李白 - 月下獨酌
    LI Bai - Drinking Alone Under the Moon
    中文原文﹕

    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
    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

    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
    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
    相期邈雲漢。


    英文翻譯 / English Translation﹕

    In amongst flowers with a bottle of wine
    I drink alone for there is no one close by.
    I raise my chalice to invite the shining moon,
    The moon casts me a shadow and we have a triad.

    The moon never learns to drink,
    My shadow absent-mindedly follows me.
    Nevertheless I have them around me,
    Moments should be enjoyed as they be.

    I sing and the moon lingers,
    I dance and my shadow whirled under.
    In my sober moments we rejoiced together,
    It is a company no longer once I am drunk.

    Such fellowship shall last despite our parted ways,
    When we shall come together again is up to the remote heavens above.



    李白 - 玉階怨
    LI Bai - Moaning on Marble Stairs
    中文原文﹕

    玉階生白露,
    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
    玲瓏望秋月。


    英文翻譯 / English Translation﹕

    The stairs are rendered marble-like as dew condensates,
    Deep into the night through her stockings chills penetrate.
    She lets down the crystalline curtain,
    And through the delicate veil she continues to the autumn moon gaze.

    范仲淹 - 蘇幕遮


    中文原文﹕

    碧雲天,黃葉地,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
    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英文翻譯 / English Translation﹕

    The sky is blue with clouds, the ground covered in leaves yellowed,
    To the water's edge spread autumn colours, over waters cold mist ascends.
    The setting sun reflects off mountain ranges, the sky and waters one picture paint;
    Grass feels not, uninhibited like my nostalgia, beyond the setting sun they grow.

    Drowned in homesickness, depressed by my time on the road;
    Hard to sleep through are nights, unless sweet dreams find me to some rest provide.
    Leaning over railings atop a tower to the moon admire is not for those alone.
    A drink of wine down a saddened soul makes nostalgic tears flow.2013(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