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HOME

一個人,在沒有擁有自己的房子和腳下的土地之前,都不算是一個完整的人。(美國詩人惠特曼)
美國住宅夢的縮影:單一家庭住宅、草皮、白色圍籬
「當我落腳底特律,買下人生第一棟房子時,美國夢成真,腦中浮現的是這句老話,」班.史密特咧嘴大笑時,額頭上會擠出幾條皺紋。
2001年,他買下人生第一棟房子,為十年租屋生涯畫下句點。那年,他三十歲,大女兒剛滿周歲。
在這兩年前,他拿到夢想的工作─底特律自由報的記者,和老婆開著車,在這個傳奇的汽車城中找尋他們第一個夢想家。他們最後落腳在市區東邊的「東英國村」。這個綠樹成蔭的中產階級老社區,剛在那年被底特律時報選為「底特律人最想要的社區之一」。
一家人搬進了街上那幢建於1929年的兩層樓紅磚房,兩片山牆鑲在陡峭的斜屋頂上,煙囪連著一樓客廳裡燒柴的紅磚壁爐。班說,他愛極了老房子,讓他想起他的老家。傍晚,下了班,車子駛過前院,開上車道,停進能容納兩部車的分離車庫。
室內三十九坪大的房子,有三房兩廳一個半衛浴,原木地板貫穿整棟房子。穿過寬敞的廚房,推開後門,白色圍牆環抱的狹長後院裡鋪滿齊平的鮮綠草皮。院子一角,自家種的紅番茄結實累累,最適合做夏天晚餐的沙拉。班挽起袖子,戴上墨鏡,推著割草機,趁晚餐前割起院子的草來。在美國,即便是政府補貼的低收入戶住宅(兩層樓加地下室),也有前後院,家家戶戶院子裡種花、種蔬果。
典型的美國單一家庭住宅
**有土斯有「才」
整條街上、整座城市、乃至全美各地,到處複製這種像班的家那樣典型「單一家庭住宅」,就像HBO台裡常見景像:被土地環繞,不與鄰居相連的獨棟房子。
這種建築,工期短、造價低,並滿足美國人浪漫鄉間小屋想像。彷彿活出梭羅、愛默生等美國代表作家所刻劃的獨立、自由、個人主義式的美國價值。這種居住形式於十九世紀末快速興起,和城市中產階級的崛起,互相呼應。自此,擁有單一家庭住宅、草皮和白色圍籬,成了美國夢的縮影,象徵成功晉升到中產階級,及更深層的意義。
華人社會重視「有土斯有財」,在美國則是「有土斯有『才』」,擁有自宅不僅關乎財富安全感,更是對個人價值與認同的延伸。
都市計畫學者羅倫思.費爾觀察到,「美國人認為從租屋到購屋族的轉換,是個人道德救贖與財務自由的表現。」
創業家兼部落客道格‧金寶在「擁有單一家庭住宅是美國夢」一文直指,「擁有自己的家,代表了勤奮工作、努力、犧牲與責任。努力爭取屬於自己的房子,就是努力實現美國成功最終極的定義:獨立。我們是自己的房東。我們養家、對家人負責。我們恪守擁有一個家的持續責任。」
「上大學、工作、成家、購屋,這條路是不證自明的,我們從小就被這樣灌輸。」班講的理所當然。回想簽約那天,他說,「我終於到了這一步。」擁有夢想家的代價是十四萬三千美金(約新台幣四百二十八萬),三十年房貸,月繳一千六美金(約新台幣四萬八,含稅與保險),約佔家戶收入的兩至三成。
美國政府是編織美國住宅夢的最大推手。從開國元老傑佛遜鼓勵自耕農獨立自主,到林肯簽署公地放領法案,強化只要努力工作,終能擁有土地。近期柯林頓、布希政府推波助瀾,布希更是拿「屋主社會」當口號,強力推銷「美國夢頭期款基金」,鼓勵少數族裔購屋,成為「正港」的美國人。
美國住宅夢就像一場終極的試驗,人們總想愈爬愈高,愈大愈好。山丘上的豪宅,門口美國國旗飛揚。
**夢想屋,再見!
許多公共政策,也都在幫人民實現美國夢。
19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為刺激經濟,羅斯福總統成立聯邦住宅署,改寫美國房貸。在此之前,沒大把現金,買不起房子,因為銀行只願提供五至十年的短期房貸,最多貸到五成。
後來轉成由政府出面擔保房貸債權,降低貸款風險,八成貸款,三十年房貸。美國國會更陸續組成了房利美和房地美,他們的任務是將資金源源不斷的挹注於第一線的放款銀行,讓銀行為更多人提供房貸。因此,美國住宅自有率,在短短二十年內從四成爬到六成,2004年攀頂達69%,每十個人中有七人擁有自己的家。
有了美國政府擔保,金融機構更有恃無恐向高風險族群放款,收取較高利率,引發了2007年的次級房貸風暴和房市泡沫。今年,住宅自有率掉到65%,為十八年來最低。
新屋待售
「在這裡住個五、六年,賣掉賺一筆,再往上爬。」2001年買房時,班如此盤算。前任屋主正因賣屋賺了一筆,往更大、更好的夢想屋前進。
2009年十一月十七日,一顆石頭擊破班客廳的窗戶,碎玻璃灑落兩個女兒身上,赤腳護著尖叫的孩子逃出房子後門的他,做夢也沒想到,安穩的夢想,如此不堪一擊。底特律汽車業破產、城市衰退、金融風暴、房市泡沫,經濟蕭條快速侵蝕著這個夢想社區,打碎了美國人根深蒂固相信擁有自宅才算完整的價值觀。
郊區的新社區,夕陽下宛若空城
隔壁鄰居幾經轉手的房子,成了毒梟販毒所。一夜,透過百葉窗看著隔壁車道上川流不息的毒蟲,他深深自責,「我對不起孩子。」一年後,他以三萬五千美元賤賣夢想屋,夢想屋貶值75%。他舉家回到故鄉匹茲堡,重新回到租屋族。
我問班租屋還適應嗎?「房租比以前的房貸低,空間大一點,也提供了我們所需要的一切,只差沒有所有權。」他又補充,「隨時想搬都可以,比以前自由。」口氣裡卻聽不出自由的雀躍。再問他,會不會考慮再買房子?班靜了一秒鐘,「我們被房子傷的很重,」他用的是「burn」,燒傷這個字,莫名地有種切膚之痛。
親身經歷了美國房產夢破滅,很痛,但在班心裡,還是默默期待重新擁有自己的房子,「有一天,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
作者:顏和正
「你看,百香果開花了,這是小辣椒,還有薄荷,」史蒂芬開心地帶著訪客,看他種的各種植物,「小番茄也慢慢成熟了,不久就可以拿來吃了。」
別以為這是一個大花園,其實不過是僅能容納三人的小陽台。但在主人巧妙安排下,放了一張小桌子、一條長凳與兩張椅子、還有一把大陽傘的小空間,卻帶種悠閒的渡假風味,羨煞來自台灣的訪客。
這是史蒂芬位在柏林的家。來自德國中部小城的他,在1990年代初期搬到柏林。一開始先蝸居在當時還較破舊便宜的東柏林,後來經朋友介紹,看中離流經市中心史普利河僅幾步之遙的這間房子,便搬了過來,一住就是十九年。
二十九坪的公寓,是德國典型的公寓格局。兩房一廳一衛,還有一個小廚房。挑高天花板掛著自己組裝的IKEA吊燈。廚房裡木頭材質的小中島,是去年才請朋友做的。浴室大浴缸牆邊的黑色漆有點剝落了,「得找時間重新補漆,」他不好意思地說。
花多少錢買的?「喔,這是我租的,」住了這麼久,一切裝修自己來,這樣的答覆讓直覺肯定這是他自己房子的台灣訪客,大吃一驚。
其實不必驚訝,因為在德國,租房一樣是自己家的現象很普遍。光是他同棟公寓其他十四位住戶,也全都是房客,一租就是十幾二十年的不在少數。
在自家小陽台享受自己種的薄荷茶,德式的悠閒生活情趣。
**德國租房制度完善
「英國人買房,德國人租房——哪個才對?」英國《衛報》在2011年的一篇文章標題,清楚點明德國人慣於租房的文化。根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 2011年的統計,德國人住在自有屋的比例為53.4%,是歐洲前五大經濟體中最低的國家(西班牙82.7%,義大利72.9%,英國67.9%,法國63.1%)。
完善的租房制度,讓房客享有良好保障,是德國人租房盛行的主因。
不像台灣依市場供需決定租金價格,德國各地政府會訂定房租「指導價」,一般情況下,出租三年內租金漲幅不得超過20%。即使有正當理由,調漲也須房客同意,否則房東只能提起訴訟,不能強行調漲。房客若欠房租,房東也不得趕人,得上法庭,在房客拿出足夠證據證明無錢繳納房租後,再由政府提供租房補助。
「租房並不會讓我有種受制於人的不安全感,」獨居的史蒂芬,每月房租為歐元六百一○塊(台幣二萬四千四百元),最近一次的調漲是從歐元五百五十塊(台幣二萬二千元),漲了10%左右,「但也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跟台灣相比,在德國買房不是功成名就的指標,也不是唯一的人生選擇,德國人普遍不會為了買房而汲汲不休。因為在奉行社會主義的德國,提供良好的社會福利制度,不論失業、看病、或退休,人民都可仰賴政府,「有房才安全」的觀念不盛行,人民更有餘裕可以將錢花在其他地方,不必變成屋奴來換取安全感。
「我喜歡租房子的獨立性與自由度,」住在中部省城威斯巴登的瑪麗安,今年五十八歲單身的她,雖然一直有份穩定工作,卻從未曾考慮買房。「我寧可把錢花上旅遊上,」足跡遍及全球的她,雖是無殼蝸牛,但樂得把全世界當做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