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6日 星期一

邵逸夫爵士

2014年1月7日凌晨,邵逸夫爵士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7岁。

他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见证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全部历史。
他以个人财产成立“邵氏基金”,为内地教育事业捐款达25亿港元,20年赞助4888个校舍,全国遍布逸夫楼。
除了事业,他的身后的女人也像他的公司拍出来的电影一样,充满了浪漫的传奇色彩……


他的家族
邵逸夫祖籍宁波,1907 年,出生于上海一个富有家庭,父亲邵玉轩,于1901年在上海设立“锦泰昌”颜料号,生意红火。邵玉轩育有5男3女,却无人继承父业,几乎都进入娱乐圈。邵逸夫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旧上海时代人称“邵老六”,后来到香港后被尊称“六叔”。


他的电影王国
邵逸夫从小天资聪颖,尤其痴迷于戏剧与电影。那时,他最大的梦想是能在电影行业中大展身手。因为家道中落,1926年,刚从中学毕业的邵逸夫,应三哥邵仁枚之邀,南下新加坡,开始涉足电影业。
1924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了“天一影片公司”,大哥是制片兼导演,二哥邵邨人负责编剧,三哥邵仁枚擅长发行,而邵逸夫自己则精于摄影。他们拍的第一部故事片《立地成佛》,一上映就受到了观众的欢迎。
1927年,“天一电影公司”因为独断专行的经营态度,得罪了其他电影界同仁,上海六家电影公司联合发起抵制“天一公司”粗制滥造影片的的运动,引发中国电影史上著名的“六合围剿”。“天一公司”在上海已无法立足,邵醉翁便派遣三弟邵山客远赴南洋开展制片业务,六弟邵逸夫负责协助邵山客的工作。
1957年,邵逸夫来到经济开始起飞的香港,决定重振邵氏家业。他立志,要用自己的电影征服香港人,搞出一个东方的好莱坞!
1959年,筹办香港小姐,1964年,邵逸夫开办南国电影训练班,培养了黄霑、罗文、王羽、罗烈、郑佩佩、陈鸿烈等一批新人,又提拔了张彻当制作主任。而1966年邵氏胡金铨的《大醉侠》,就正式开创香港新派武打片的热潮。
1973年,随着西方的性解放运动兴起,邵氏拍摄了不少艳情片,备受非议,甚至有文化工作者发表公开信,公开批评邵逸夫。但时而至今,不少邵氏艳情片都被形容为经典之作,例如《爱奴》、《金瓶双艳》等。
上世界六七十年代,邵氏兄弟出产了1000多部电影;当年风靡亚洲的影星,如蝴蝶、阮玲玉等均出自邵氏门下。可以说,邵逸夫缔造了香港影视的黄金时代。


他的传奇爱情
与前辈女友一见钟情 冲破世俗走进第一次婚姻
当时,新加坡最闻名的富豪余东璇十分赏识邵氏兄弟,邀请他们到家中做客。那天,他们应邀来到余府,余东璇亲自出门迎接,身旁还站着一位身着白色连衣裙、清新脱俗、气质高贵典雅的美貌女子。余东璇介绍说:这是黄美珍小姐。
第一次会面,在邵逸夫和黄美珍的心湖中都泛起了涟漪。随后,两个人的心越来越近,邵逸夫一面享受着爱情萌芽的心动,一面却又为这如洪水般汹涌而至的感情深感不安。因为,黄美珍是余东璇的女友,而余东璇既是前辈,又对自己有恩。三哥邵仁枚得知此事后,力劝邵逸夫放弃这段感情,而且指出黄美珍大他5岁,不合适。但邵逸夫并不认为年龄是什么障碍。
1931年,邵逸夫决定尝试拍有声电影,他的这个大胆想法立刻得到了黄美珍的认同。在黄美珍的支持和鼓励之下,邵逸夫决定到美国考察。1932 年,邵氏兄弟终于在香港摄制完成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开创了中国有声电影的新纪元。这部影片让邵逸夫赚了一大笔,并声名鹊起。尽管倍受争议, 邵逸夫和黄美珍却越来越感觉彼此再也分不开。
终于,邵逸夫鼓起勇气亲自来到余府,坦白地向余东璇倾吐了他和黄美珍相爱的事。余东璇听罢,沉默了片刻,哈哈大笑说:“你们的事我早有察觉,君子成人之美,老弟既然和美珍真心相爱,就不用顾及这么多,难道让美珍一辈子陪着我这个老头吗?”
1937 年,30岁的邵逸夫冲破世俗的种种陈见和约束,与黄美珍在新加坡举行了婚礼。当天,余东璇还送来了50万元的大礼表示祝贺。二人结婚后,黄美珍一心在家相夫教子,为邵逸夫生育了两男两女。黄美珍伴随着邵逸夫走过了他事业和人生中最波折、动荡的时段,这份岁月磨励出来的真情让邵逸夫深深感怀。
1987 年,邵逸夫的发妻黄美珍于美国病逝,享年85岁。她与邵逸夫的婚姻维持了整整50年。为了追忆亡妻,那一年,邵氏公司停业一年。


90岁再当新郎 情义两全
提到邵氏,没人不识方逸华,她建议邵逸夫大胆起用年仅30岁的李翰祥担任导演。不负众望地拍出《江山美人》,创下当时香港电影票房最高纪录,她力主竞投无线电视的经营权,从此,奠定了邵逸夫在香港影视界无人可及的“教主”地位。
方逸华与邵逸夫相伴40多年,无怨无悔将一个女人最宝贵的光荫、聪明才智和深情统统付给了邵逸夫和他的事业。
1997年,当六叔的妻子去世十年后,90岁的邵逸夫和67岁的方逸华在拉斯维加斯注册结婚。方逸华一再澄清“我和老板结婚,不是为了他的钱,因为我们将所有的钱都捐去基金会了……”
那时,方逸华已经年过60,与90岁的新郎老翁手挽着手,仍是一贯的香奈儿套装配上利落的短发,但脸上却有着属于新嫁娘的娇羞,心里到底是欣慰的吧。
都说人生如戏,他的一生比戏更精彩。
亲们,,你记忆中的逸夫楼在哪里,一起缅怀邵逸夫先生。1990年,中国政府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1991年,美国旧金山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2003年创立邵逸夫奖,每年选出世界上在数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及天文学卓有成就的科学家进行奖励,图为邵逸夫(资料图)


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董事局7日宣布,现年104岁的邵逸夫将于今年12月31日卸任该公司董事局主席、非执行董事及董事局下辖行政委员会成员的职务。该公司同时宣布,现任董事局副行政主席梁乃鹏将获委任为新的董事局主席,自2012年1月1日起生效。

  邵逸夫是香港知名的电影制作人、慈善家,自1965年起担任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董事,1980年至2009年期间出任董事局行政主席,1966年至2009年期间出任董事局下辖行政委员会主席。2010年1月1日起,邵逸夫不再执行其行政职务并调任为董事局主席。

  该公司表示,在邵逸夫领导下,尤其是在他担任董事局行政主席的30年间,公司不断取得成功并日益壮大,如今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华语电视广播及节目制作经营商之一。为表彰邵逸夫的杰出贡献,公司董事局宣布授予其荣誉主席的头衔。

  即将履新的梁乃鹏现年71岁,于2003年9月获委任为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董事,同时担任副行政主席一职。梁乃鹏现兼任载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永隆银行有限公司董事,香港城市大学副监督等。

  1907年,原名邵仁楞的邵逸夫出生于上海一个富有家庭,父亲是上海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六,所以香港影视圈尊称他为“六叔”。邵家众多的兄弟无人继承父业,几乎都进入娱乐圈。五兄弟中,大哥邵醉翁于1924年创办天一影片公司,开始闯入当时尚属草创时期的中国电影业。

  1952 年,45岁的邵逸夫来到邵氏戏院楼上的夜总会听歌。正准备离去时,主持人说:“下面请红遍南洋的女歌星方逸华小姐演唱一首《花月佳期》。”听了“方逸华” 三个字,邵逸夫觉得相当耳熟,他挥手招来侍者问道:“这位方小姐好像在哪里听说过牵”侍者说:“方小姐是最近红遍南洋的歌手,她的母亲就是20年前上海 ‘舞国红星’方文霞。”邵逸夫这才恍然大悟,立即让侍者送上一大束鲜花。一会儿,方逸华微笑着来到邵逸夫面前,彬彬有礼地说:“邵先生您好,我在上海时就看您拍的电影,也听长辈们讲过您的许多故事。”

  演唱结束后,受邵逸夫之邀,方逸华换上一套素雅的旗袍,两人来到一间环境清静的酒楼,边吃夜宵边聊天。那一席长谈,邵逸夫惊喜地发现方逸华不仅人长得美,歌唱得好,而且竟还懂得许多业务经营管理上的事,于是力邀她加盟邵氏公司。

  当时方逸华的歌唱事业如日中天,但她还是不顾一切地退出了歌坛。果然方逸华没有让邵逸夫失望。自从进入邵氏公司之后,她认真学习管理知识,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很快便成了邵逸夫在事业上的智囊与最得力的助手。

  1957 年,邵逸夫从新加坡来到香港,投巨资建起了一座电影城———邵氏兄弟电影制片厂。在方逸华的极力推荐下,邵逸夫动用了100万港币,大胆起用年仅30岁的李翰祥担任导演。李翰祥终于不负众望,以《江山美人》创下当时香港电影票房最高纪录,并且囊括了第五届亚洲电影节五项大奖。之后,邵逸夫不惜重金,把《杨贵妃》、《梁山伯与祝英台》搬上了银幕。这两部巨片在香港、台湾以至东南亚一带掀起了中国片的狂潮。邵氏电影公司20多年间所摄制的影片达1000 余部,旗下电影院达200家,每天观众大约100万人。邵氏影城全盛时期,员工超过1300 人,被外国传媒誉为“东方的好莱坞”。

  1966年,事件有了质的转折。在香港,在她跟了他18年之后,她以文员的身份进入邵氏,从采购部做起,最后做到高层,她是他的左膀右臂,她帮他建立电影帝国,她劝他进入电视行业,他勤力,她比他更勤力,他严厉,她比他更严厉,他不愿出面的事,由她出面,他为人顺和,从不出恶言,所以需要黑脸的事情,都由方小姐出面,他俩一起并肩博杀五十多年,一直分开居住,两个人各有各的居室,只在周日相聚一下,这么多年,她不仅是妾室,还是妻子,更是助手,伙计,以及拍档。

  虽然邵逸夫坐拥的王国中不乏出众的红粉佳人,但真正能让邵逸夫将公、私事都放心交代的,却只有方逸华一人。在方逸华的苦心经营下,邵氏影业一次次从低谷中走出。邵逸夫的许多决定都由方逸华全权负责,使人不得不以“老板娘”的眼光看待她。

  有一次,方逸华代表邵逸夫参加一场名画拍卖会。会中,一幅由旅美画家陈逸飞所画的《夜宴》是拍卖会的热门作品,由港币400万开始喊价,共有6位人士角逐,方逸华也在其中。最后只剩方逸华和一名台湾商人竞标,对方喊出港币160万,这时方逸华正准备继续喊价时,同行的人劝她放弃,认为老板邵逸夫对于这样一幅画花费重金恐怕会不高兴,但方逸华还是果断地叫价180万港币并成交。果然,当邵逸夫手捧那幅《夜宴》时十分高兴,还夸奖方逸华眼光独到、办事能力强,接着就把画挂在办公室最醒目的地方。正当邵氏影业全盛之时,电影受到电视的挑战和威胁。这时方逸华又独具慧眼,建议邵逸夫花了一大笔钱去竞投无线电视的经营权,结果一举获得了巨大成功。

  1987 年,邵逸夫的发妻黄美珍于美国病逝,享年85岁。他们的这段婚姻维持了整整50年。黄美珍病逝后,尽管邵逸夫和方逸华结婚在众人眼中是迟早的事,但邵逸夫面对记者的一次次追问都笑着以“没打算”为由搪塞。

  直到1997 年,妻子黄美珍逝世10年后,邵逸夫终于决定再婚,迎娶已将女人最宝贵的40多年时间奉献给了邵氏的方逸华。对于方逸华,邵逸夫一直心存愧疚,虽然方逸华从未向他提出过结婚的请求,但他知道这是她多年的梦想,选择在这个时候迎娶方逸华,他觉得对黄美珍和方逸华来说,都是“有情有义”。在方逸华心里,两人相识后的40多年里,他是她的老师、老板、朋友和知己,她十分珍惜这难得的缘分,一直毫无怨言地伴随在他的身边。

  1997年5月6日,邵逸夫和方逸华终于来到美国拉斯韦加斯登记并举行婚礼。90岁的新郎邵逸夫,62岁的新娘方逸华,他们历经40多年的爱情长跑,总算有了新起点。方逸华一再澄清“我和老板结婚,不是为了他的钱,因为我们将所有的钱都捐去基金会了”,而他则高声说我要给方小姐幸福!事实上,1937年成立的邵氏基金会,股权由两间公司持有。基金会只持有电视广播公司约5.4%的股权,其他权益则由邵逸夫其他公司持有,也就是说,即使“六叔”先走一步,方逸华完全可顺理成章地获得至少一半的邵逸夫的资产。

  婚后他们原有的生活没有什么改变,不像普通夫妻那样长相厮守,邵逸夫和方逸华依旧住在各自的家,平日两人一起在电视城上班,周日方逸华才会到邵家,和“六叔”共进午餐,每次她大概逗留3小时。其实他们的居所相隔只有5分钟车程。

  众所周知,六叔一生子女缘薄,亲戚情淡。两子两女自小便交由在新加坡的兄长邵仁枚教养。1981年,有传原本帮父亲打理业务的大儿子邵维铭因为方逸华入主邵氏,逐渐取代邵家子弟的地位,导致他与弟弟邵维钟退出董事局。早在11年前,六叔就曾立下遗嘱分配其百亿身家。原因很简单,他不想自己的4位子女日后与他的小太太方逸华争家产、闹家变。两子移居新加坡后,父子不相往来二十多年。

  2004年,据邵仁枚的儿子邵维锋说:“香港的生意早有MonaFong(方逸华)打理啦!不用维铭去香港。”当时邵维铭在新加坡接受访问时直言: “我不会回香港,为什么要回去?”直至2007年邵逸夫参加颁奖礼,他的两个儿子才终于露面,双方关系开始好转。虽然有记者早前与邵维铭谈起方逸华时,他挤出笑容说:“我和阿芳姐,好得很啊!”但后来又改口说:“应该叫”方小姐“做”邵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